90后新人导演李旭执导、娜仁花主演的电影《傍晚向日葵》近日发布先导海报,官宣影片将于2023年年内上映。
海报的颜色由大片的红、黑、灰组成,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充满艺术风格气息。海报以三重构图勾勒凸显出女主角的侧身背影,配文“致人生最后的时光”,引人遐想。
2023年5月,电影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三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影片,在广东省珠海市首映。这部还未与观众见面的作品已先声夺人,多次入围法国戛纳世界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并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
《傍晚向日葵》讲述了都市女性徐曼芳(娜仁花 饰演)身患绝症,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她重返亡夫曾经待过的地方,想在美好回忆中了结生命。不料在农村的所见所闻:皮影艺人李有才、孩童、动物、森林与花,这些看似寻常物的呈现,通过直指女人的内心,逐渐改变了她对死亡的态度......并变成了电影和观众之间强有力的情感纽带。
电影和今年已上映的《人生大事》《我爱你》以及已定档的《不虚此行》有着不约而同的默契,选择了“死亡”这个人生话题。但《傍晚向日葵》非常别具一格的地方在于,电影拥有着非常独特的艺术化表达和创新性。可以说,这是一部用影像写作的先锋作品。
首先,影片的思想内核与主题立意显然是复杂、朦胧的,看似是关于“患病”和“生死”的讨论,但在深层次上,影片实际表现的是关于时间和记忆主题,现实与非现实的交错,梦和记忆的重叠。时间总是单一的流向,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们却可以在记忆中追溯回流到过去,让时间停留定格在某一刻。正如片中的女主角徐曼芳现实是停留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但通过回溯过往,她仿若做了一场让时光倒流的梦,并揉碎了这个梦,洒落进人生的星河中,让这人生最后的至暗时刻,也折射出太阳般的光芒。
另一方面,《傍晚向日葵》也有着及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非常强烈的视觉张力。从目前的已公布的先导海报中足以看出导演对细节的把控,电影精美的镜头画面充满这极简主义的艺术气质,而恰恰是看似简单的布景反而映衬出影片对光影的要求之高。简单即复杂,令人想起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还有并不依靠戏剧冲突来推荐的情节是如何以一种更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外化女主角的精神与情感表达。导演坦言:“这是一部寻找灵魂的心灵电影。”
在此之上,电影还探讨了身体(疾病)与心理(精神性)的叠态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性之生死思考。尤其是影片许多令人深刻的镜头语言都表现出了生命的悄然流逝和人生困境,令影片充满哲思气质,而关于女主角对过往经历、丈夫的“寻根”探索与女人对自己、人性的“自寻”探索、女人记忆与现实经历之间关于“回 到人本质”的追问,都凸显出了导演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辨。
据导演李旭透露,处于人生三十而立阶段的他一直在思考“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将到哪去?”这几个人生三大哲学命题。在这四年的创作和拍摄过程中,他得到了不少启发,一直在寻找和不断调整与这种哲学理念更适合的镜头表达。
而哲思之外,更多的是温暖和对生命的体悟。徐曼芳在与他人的相处中逐渐感受到爱与温暖,进而改变了对死亡的态度,导演只是在用一个新的形式表达一个老生常谈的命题: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只要心中有光明,世间一切便皆美好。这是电影希望能传达给大众的一些希望与信念。
《傍晚的向日葵》,听起来寓意着死亡。但在金色夕阳的辉映下,金黄色的向日葵显得更为美丽,这也意味着向阳而生的“向日葵”,将跨越死亡,迎来新生。向死而生,是这部电影最好的注解。电影想表达的人生态度,是看上去淡然、静默,却充满了炽热、激情,那些热泪盈眶的过往,既是影片女主角的一生精彩,也是引发观众深思自己热泪盈眶的发射器。
初出茅庐的李旭并没有着重体现影片商业化的一面,相反,第一部作品即选择了非常个性鲜明的表达,这对于很多导演来说是非常大胆的一次实验。这似乎并不像是一位90后导演会做出的选择,但这恰恰又是李旭的独特个人风格。
同样令人惊奇的还有团队的选择,李旭导演的整个摄制团队并不年轻,比如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娜仁花曾是中国第四代导演谢飞执导电影《湘女萧萧》的扮演者,而美术指导曹久平作为中国著名的电影美术师,曾获第 25 届金鸡“最佳美术奖”、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美术指导、美国电影设计师学会最佳美术设计提名。代表作品有《棋王》《秦颂》《菊豆》《有话好好说》《大红灯笼高高挂》《一 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太阳照常升起》等,可以说是中国张艺谋导演的御用美术师。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团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部影片的实力。
《傍晚向日葵》以90后导演全新的视角,对人类终极命题进行了艺术化表达和实验性探索,是一部非常有看点的影片。同时,相信大家都能在影片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身影,也期待这部电影能传递给大家一些力量和美好,相信这部影片一定会让每位观影的人都对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