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礼·陶瓷季》这档宝藏节目即将诗意回归,11月27日起,每周三21:20在江西卫视上线播出。陶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受到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景德镇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倾力打造的陶瓷文化节目《2024中国礼·陶瓷季》为祖国献礼。
杨澜携12位海内外优秀陶瓷创作者入驻“中国礼工坊”,为在新中国75周年发展进程中做出贡献,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定制陶瓷“中国礼”。节目于8月30日正式开始网络海选,吸引了上千位报名者参赛。今年节目采用组团作战方式,将海选出来的12位陶瓷创作者分为3个团队,每个团队在一个月内完成 5 件主题瓷礼创作。除此之外,节目还邀请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会长吕品昌,国际艺评家、策展人陆蓉之,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教授戴雨享4位主理团嘉宾登场。他们将从不同视角探讨解读,甄选12位陶瓷创作者的陶瓷作品,共同见证中国礼的诞生。千年瓷韵,礼之华章,诠释出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待客之道。
12位陶瓷创作者中,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青花分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景藏;也有“珠山八友”后人;沿袭家族传承的“瓷三代”、“瓷五代”;还有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釉下五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薄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陶瓷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有“00后”龙泉青瓷金品龙窑第九代传承人,及拥有一百多款外观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新型专利的青年创业者,和来自巴基斯坦裔青年陶艺家。创作者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为古老技艺注入新活力,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众多优秀的陶瓷创作者共同守护着古老的陶瓷技艺,只为让陶瓷文化在传承之路上熠熠生辉,让陶瓷技艺在代代相传中永生。
陶瓷的色彩与图案是东方美学的精华所在。以闻名于世的青花为例,白色的瓷胎与清新淡雅的蓝色花纹相互映衬,仿佛一幅水墨画,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寓意着吉祥的“缠枝纹”是我国陶瓷最具特色的装饰纹饰之一,又名“万寿藤”、“穿枝纹”,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有“生生不息”之意。千年来,陶瓷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图案,展现出中华民族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作为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陶瓷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瓷器是象征着东方美学的闪亮名片。自丝绸之路以来,陶瓷成为了重要的商贸交易品,融入不同地区的日常生活当中,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的见证。时至今日,陶瓷依旧是我国在对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象征,也是礼遇世界的东方浪漫。《2024中国礼·陶瓷季》以瓷为礼,照亮了陶瓷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之路,搭建了一座友好交流的桥梁,向世界展示中国瓷器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2024中国礼·陶瓷季》是对陶瓷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艺术碰撞,成为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的时代作品。它让陶瓷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文化在新时代持续闪耀,吸引更多国际目光关注中国陶瓷,促进陶瓷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词作家毛光正是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作词的歌曲如《对鸟新唱》《水墨村庄》等曾获得全国“群星奖” 、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十多项;著名作曲家白水是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创作了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我对军旗诉说》《钢筋班的棒小伙》等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全国“群星奖”;陈家骏,一位土生土长的浙江“90后”作曲新秀,他从部队退役返乡后,一直致力于民族歌曲和流行歌曲的创作,多部作品获得省级奖项。这个创作“三人组”,中青结合,审时度势,一拍即合,只用不到20天时间,共同完成了作品。
百花才是春,万泉可成川!
头羊领好路,群雁飞成行!
讴歌新时代,放眼新未来!
携手再出发,共奔富裕路!
在歌词中,词作家毛光正以“百花才是春” 作为开场来描述一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火热场景,通过“田野搭上流水线、乡村铺开风景线” 等生动而巧妙的描写,准确精炼地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涵。这首歌曲的作曲之一陈家骏,在创作中他从歌词的意境出发,以流行音乐与地方传统民俗音乐碰撞融合的角度,对当下现实题材作了新的探索。
生动的歌词,搭配上欢快的旋律,徐晶晶用丰富而带有弹性的嗓音将一个生机盎然的又充满活力的共同富裕的画面徐徐展开,歌声如春光中的百灵鸟,活泼的同时又韵味十足。
共同踏上富裕路 谱写时代幸福歌
苏运莹年底活动不停歇,晚会出勤率很高
笔墨纵横,《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勾勒中华文化美好篇章
2021年智能家居将惠及千家万户 京德仕曼智能锁捕捉机遇迎接挑战
优酷《不会恋爱的我们》今日开播,金晨王子异情场过招开启满分恋爱
王仁君电影《1921》热映 票房破3亿口碑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