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诛仙》就是中国的《哈利波特》,二者都拥有自成一体的世界设定、引人入胜的精彩情节和数量众多的读者群,因此当《诛仙》将要被改编成电影的消息传出后,不计其数的书迷喜忧参半,一边怀念起为了躲避老师和家长耳目偷偷摸摸挑灯夜读的青春记忆,一边担心电影改编不到位,毁了心中的“白月光”。不仅电影本身自带流量属性,连主演都是“流量型”演艺人,以至于《诛仙I》上映后讨论度出奇的高,有夸赞也有诋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连续五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屡次登上微博热搜,话题讨论量近25亿,无疑是继《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最受关注的电影。
作为一个爱看电影的人,往往很珍惜幕布暗下、片尾曲响起的瞬间,这个瞬间就像破晓时分一样珍贵,一样迷人。电影中戏剧化的情节告一段落,观众不得不从中抽离却又意犹未尽,黑暗的影厅和片尾曲就像一个巨大的保护罩,为我们营造出一片可供过渡的安全空间,最后再回味一下电影世界带来的震撼,之后转身走进现实。这种感觉在《诛仙I》中体现得尤为极致,当张小凡发现信任的正途或许是邪道时,当陆雪琪纠结不已看着张小凡远去时,当碧瑶挺身护住爱人牺牲了自己时,一切戛然而止。片尾周深演唱的《情意结》,歌声响起,周深空灵动听的声音响起,宛如误入尘世的天籁,虽婉转柔美却暗藏悲伤,撕扯着观众的心,余音绕梁恍如隔世。
好的配乐是电影的灵魂,灵魂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和电影这具身体契合,当电影结束,它就可以离开身体得到升华,因此片尾曲给人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诛仙I》的片尾曲《情意结》是有“二胡神童”、“新锐影视音乐人”之称的朱芸编根据剧情为电影量身打造的作品,歌曲在先于电影发布时就已经得到了大量好评。《情意结》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其实并不意外,在《诛仙I》之前,朱芸编以及他的一起嗨团队已经为《哪吒之魔童降世》《悟空传》等电影制作全片配乐,配乐作品总票房量可以达到惊人的60亿。这位60亿票房配乐人有自己独到的配乐理念,他认为电影配乐不单单是服务电影烘托气氛的工具,而是一种艺术。配乐与剧情融合时二者浑然天成,甚至当你不去注意的话竟会忽略音乐的存在,但如果闭起双眼,这段旋律仍会带给你美的享受,描绘出一幅绝妙画面。“配乐是一种艺术”这一理念在《诛仙I》中被朱芸编诠释得淋漓尽致。《诛仙I》几乎全程都有配乐烘托,开篇《青云门大竹峰》运用中国传统乐器完美再现仙侠世界的唯美意境,旋律流淌间描绘出一幅大气磅礴的中国山水图,将观众瞬间拉入电影情境。张小凡登场时《青云门子弟开餐》的旋律轻快喜庆,伴随着小凡一声“开饭了”,大竹峰师兄弟间打打闹闹的欢乐日常历历在目,与结局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当花灭》形成惨烈的对比,不禁心生白云苍狗之感。在音乐切换之间,张小凡完成了从潇洒自由到隐忍深沉的成长。
由于曾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悟空传》作曲,朱芸编的音乐总被网友形容为“燃”,但他更想做到的是“情”,不需大起大落,平平淡淡的哀伤更催泪,功力到时飞花摘叶可伤人,他说“我就想让观众哭”。为了让观众哭出来,朱芸编曾仔细揣摩过张小凡、陆雪琪和碧瑶的情绪,用不同的乐器描摹人物,《情意结》中的二胡悠长苍凉,《折花》中的箫幽怨凄美,二者如泣如诉余音袅袅。《问少年》中的笛子清亮昂扬,更反衬了少年成长路上的不由己与坚强。
孟美岐演唱的《折花》歌曲的独特的表达了痛的无悔“往后与世为敌,我在你身边”引发了不少粉丝的心疼,纷纷留言“太意难平”!以及肖战激情诠释演唱的《问少年》放肆成长的“追逐”、“向前”“实现”、“渡劫”一系列动词来表达了追风少年的决断力和行动力,而在“沼泽、荆棘”下,正邪似乎一念之间。正因如此,表达出少年面对人世间复杂恩怨时的坚定信念。“出山破云放肆人间,四海快意无限,也笑也闹长剑在肩,奋力的目标快实现”也许也是所有人都必经的梦想征途,这路上希望永远勇敢无畏,持长剑戏天下。戏里如此,现实亦如是。
朱芸编将中国传统乐器不同的音色和特质运用到了极点,这与从小就学习二胡、板胡、高胡的经历有关。但他却说,国乐虽好也不能用得太多,虽是仙侠题材的电影,但总归是现代的观众看,所以音乐不可以做得“陈腐”,要讲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除了传统乐器,他又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习了西洋作曲,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了小提琴演奏。如今我们在《诛仙I》中听到的每一个中国乐器背后,都有一支来自匈牙利的乐团和合唱团,真正做到了西乐打底国乐点睛。
朱芸编的用心良苦为电影塑造出一个和谐的灵魂。命运的不公,善恶的对抗;少年的无奈,少女的深情。这一切的一切都交织成一段段旋律,在大银幕上流淌,在观众的脑海间回荡。期待未来朱芸编能够创作出更多惊艳的灵魂,让我们为之感叹落泪。
责任编辑:戅瀍鷩